每天堅持刷牙,口腔問題卻不斷!這些刷牙誤區,你中招了嗎?

2019-03-18     柯山婭     反饋

我們每天都會早晚刷牙

但是口腔、牙齦問題卻不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你牙沒刷對

也可能是出現了其他健康危機!

一般牙齒出現問題,首先會想到牙齒不潔引起的,但其實,也有可能是一種病理狀態

0 1

壓力過大

據統計70%的人在睡覺時可能出現磨牙現象。腸道寄生蟲刺激神經會引起磨牙,但現代人一般都比較注重衛生,這種情況較少;壓力過大、情緒緊張也會導致磨牙。

0 2

營養不全

高達83%的偏食、貪食者,有牙齒腐蝕的跡象。牙齒喜歡蔬菜,蔬菜可輔助增強牙齒的硬度和堅固度,其中的纖維素對牙齒還有輔助清潔的作用。

0 3

肝臟疾病

肝細胞受損,凝血功能下降,牙齦、鼻腔易出血,女性月經量會過多。可適當攝入維生素C、維生素K等緩解癥狀。

0 4

骨質疏鬆

牙齒是骨骼系統的一部分,牙齒的健康狀況也能反映骨骼情況。牙齒過早脫落,很可能是全身骨質疏鬆嚴重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鈣吸收能力下降,骨密度降低,中老年人可以適量補充鈣劑。

常見的刷牙誤區

0 1

刷牙太使勁

很多人覺得力氣越大,牙齒刷的越乾淨。其實不然,力氣太大,會傷害牙齒、牙齦,易引起牙齦萎縮、口腔潰瘍等;還會造成琺琅質的磨損,導致蛀牙。

建議

刷牙力氣應不輕不重,以刷乾淨牙面為宜。

0 2

刷牙時間太長或太短

我們都知道刷牙時間太短刷不幹凈,殊不知時間太長,也有害無益。不但會損傷牙齦和口腔黏膜,易引起炎症,還可能導致牙齦萎縮。

建議

每次刷牙時間在2-3分鐘左右即可。

0 3

吃完東西馬上刷牙

有人主張飯後立即刷牙,這樣可以及時消除掉牙逢里的食物,有利於保護牙齒。其實,也不科學。

口腔專家表示,吃完飯尤其是食用了酸性物質後,牙齒表面的琺琅質會受刺激而變得鬆弛。此時刷牙,會使琺琅質受損,進而威脅到牙齒深部的牙本質。

建議

飯後不宜立即刷牙,可先用溫水漱口,過段時間再刷牙。每天刷2-3次牙即可,其餘時候,吃完東西可以漱口。

0 4

牙刷太大或太小

齒科專家發現,80%中國人使用的牙刷普遍偏大。每個人的牙齒有大有小,牙刷太大,不夠靈活;牙刷太小,又無法完成大面積的口腔清潔工作。

建議

成人應選擇短而窄的刷頭,約長2.54-3.18cm,寬0.79-0.95cm;刷毛軟硬適中,2-4排就足夠了。

一般牙刷的使用期限不要超過三個月。當牙刷根部顏色變深、刷毛磨損變形或感冒痊癒後,都應該更換牙刷。

0 5

總是橫向刷牙

調查顯示,超過90%的中國人採用橫向刷牙的方法。這種方式不僅刷不到牙齒間的縫隙,刷不幹凈,而且容易磨損牙釉質,導致牙齒鬆動、敏感,誘發一系列牙齦問題。

0 6

刷牙前先沾水

擠牙膏前,很多人習慣先把牙刷潤濕,這樣可以刷出更多泡泡,覺得刷的更乾淨。

但是,刷牙達到的清潔效果,其實是牙膏和牙刷在牙齒表面摩擦形成的。沾水後刷牙,雖然牙膏會起更多泡沫,但是摩擦力度大大減小,清潔度也可能大打折扣。

四種「毀牙」日常

0 1

愛喝碳酸飲料

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碳酸飲料都含糖分,而糖與牙菌斑接觸後會發生酸性反應,酸與牙鈣質又會反應,極易造成鈣質缺失。

建議

少喝碳酸飲料、奶茶等,若想喝,推薦使用吸管,減少飲料與牙齒接觸。喝完後一定要記得漱口。

0 2

把牙齒當工具

用牙齒開瓶蓋,撕包裝,咬斷線……這種行為在生活中都習以為常。殊不知,這樣很容易使牙齒咬折、移位。

0 3

喜歡剔牙

飯後剔牙是很多人的習慣,但銳利的牙籤很容易傷到嬌嫩的牙齦。牙齦表面一旦有傷口,細菌可能乘機而入引起牙齦發炎,還會導致牙齦萎縮,牙根暴露。

建議

用牙線代替牙籤,不僅能剔出嵌塞的食物,還能清潔牙面。

0 4

不正規的洗牙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牙齒的排列及顏色,洗牙、漂牙的人也越來越多。但若診所不正規,很容易損傷牙齒,甚至造成感染。

建議

建議每半年/一年去正規醫院口腔科洗一次牙。

標準刷牙法

巴氏(Bass)刷牙法

1

刷牙齒外側:刷毛與牙齒成45°角,以畫小圓圈的方式,兩至三顆牙前後來回約刷10次。

2

刷牙齒內側: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的交接處,刷柄要貼近大門牙。

3

刷牙齒咬合面:也是兩顆牙來回刷,可以稍微加點力刷。

4

刷門牙:上下垂直刷,內外側都要刷到。

5

刷舌頭表面:最後輕刷舌頭表面,再用清水漱口即可。

還有兩個細節需要注意

·刷牙水以35℃~36℃為宜,能減少刺激,以免引起出血,甚至出現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等現象;

·牙刷應該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