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生活,就像卓別林說的那樣,「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
每個人都曾有過無數疲憊失意的時刻,若任由壞情緒積壓成山,只會身心俱傷。
人在低谷時,不要過分地焦慮,也不要過多地抱怨;
多去這四個地方走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好運便會滾滾而來。

01
山頂
曾經在網路上,聽過一句特別勵志的話:
「半山腰的風景不好看,你該到山頂看看。」
誠然,登山的過程,總是漫長而艱苦的,我們往往攀登到半山腰就容易感到疲倦乏力。
而此時一眼望過去,我們看到的風景,除了山還是山。
於是我們認為,前路的風景也是如此,便常常泄了氣轉身往回走。
殊不知,最美的風景,從不在山腰,而在於山頂。
其實,人生好比一次徒步攀登。
身處低谷的我們,如同站在半山腰的時候。
只有咬緊牙關再努力往上爬,才能登上山頂,看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景。
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在演講時說過:
「把握今天,展望未來,人生的路途中總有一些風景會被錯過。但有時候,錯過那些風景,只是為了看到更美的風景。」
當你真正登上山頂再往下看時,便會發現:
所有走過的路,一步都沒有白走;所有付出過的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荀子》中寫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前行路上,可能困難重重,險象環生。
但只要不放棄,不退縮,才能收穫不一樣的人生風景,擁有更廣闊的人生視野。

02
海邊
林清玄在《從容的底氣》裡說:「要把煩惱寫在沙灘上。」
心情鬱悶、迷茫煩惱的時候,去海邊吹吹海風,感受大海的寧靜與平和,漸漸地,人就會變得篤定安靜。
而生活裡的許多美好,實際上都來源於內心的安靜。
心理學家鄭石岩教授談起過一個故事。
有個中年人,生活遇到了瓶頸期,時常胡思亂想,情緒也越來越糟糕。
於是,他找到醫生解決他的煩惱。
然而,醫生只給他開了四帖藥,並對他說:「你明天獨自到海邊去,依次在九點、正午、下午三點、傍晚時分服用一帖藥,你的病就可以治癒了。」
中年人來到海邊打開第一帖藥後卻發現,裡面只寫了兩個字「聆聽」。
他只好靜靜地聆聽海浪聲、風聲,聽了好一會兒後,他仿佛覺得身心得到了洗滌。
第二帖藥裡,寫的是「回憶」,他坐在海邊回憶起往日的美好時光,忽而感受到一股力量和熱情在心裡燃燒。
第三帖藥裡,寫的是「反省」,他想到自己生活上不足的地方,深有所悟。
第四帖藥裡,寫的是「煩惱」,他把煩惱刻在沙灘上,海浪很快就把他的煩惱沖走了,他才明白所有的煩惱都會成為過去。
最後,這個中年人也治癒了,興高采烈地回了家。
南懷瑾先生講過:「生命的能量來自寧靜。」
而世界上最寧靜的地方,便是無邊無際的大海。
越是煩躁的時候,越要到海邊走走。
沉澱靜下來的力量,享一泓心靈的安靜,才能以平靜平和的姿態面對人生百態。

03
醫院
老人說,一個人覺得自己倒楣的時候,總是因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楣的人。
其實,人只要健健康康的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就是一種最好的福報。當我們覺得倒楣的時候,我們不妨去醫院了走一走,坐一坐。
當我們走進醫院,看到那些得了重病的人,對生的無比渴望,對病痛的無比恐懼,我們除了報以同情之外,我們應該也可以感悟到自己其實是幸福的,自己其實是好運的。
回到家之後,也許,我們會釋然開懷,把自己所理解的「倒楣之事」,拋到一邊。然後,重新投入到新的奮鬥中,有此信心和努力,我們的運氣還何苦不會如約而至呢。

04
橋洞
老人告訴我,一個人覺得自己倒楣的時候,在自己陷入人生低谷的時候,總是為自己還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不滿。對自己失去了曾經山珍海味的日子,失去了紙醉金迷的日子而鬱鬱寡歡。
其實,在這個世間,還有很多人在過著極其不堪的日子,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倒楣透頂,覺得自己日子過得簡單而無聊,那麼,我們不煩去橋洞下去看一看,去坐一坐吧。
去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聊聊天,瞭解一下他們的疾苦,同時,也給他們一點點幫助吧。當我們回到家的時候,我們就會幡然醒悟:原來,自己還是幸福的,自己畢竟還能吃飽穿暖。
於是,我們就又重新生活的信心,繼續為自己加油鼓勁,有了我們滿腔的激情和鬥志,我們的好運氣,又怎麼不會重新來到呢?
聽了這個老道的話,大家是否對自己人生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了一種藐視的態度呢?是啊,人生其實就是這樣,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把困難當回事,困難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就降低了。而當我們重拾起生活的信心的時候,那些曾經失去的東西,也許,就又會很快的回來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轉運」吧。

結語:
有句話說:「生活的真相,從來都是泥沙俱下,鮮花與荊棘並存。」
生活之苦,不苦在磨難太多,而苦於人常常陷入執著與糾結之中。
凡事都往好處想,凡事懂得往前看。
當你扛過了人生路上一個又一個的低谷,才能最終攀上人生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