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活相當方便,其中夜市是一大特色,當中有許多物美價廉的小吃,不僅台灣人愛吃,也成為長年旅居國外的台灣人朝思暮想的「故鄉味」。近期就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有一名長期旅居加拿大的好友,想給他一個驚喜,因此好奇除了泡麵之外,還有什麼樣的東西會讓人聯想到台灣?貼文引發熱烈討論,網友們紛紛提供意見,其中「鹹酥雞」與「珍珠奶茶」被認為是代表。
大家知道30年前的台灣長什麼樣子嗎?雖然我們無法清楚知道或記得當年台灣的風貌,卻可以藉由影像重溫那年台灣的純樸! 日本攝影師土井九郎(Doi Kuro)日前在網路上公開一系列的老照片,而這些照片是他在1979年及1984年來台所拍攝的,充滿回憶的畫面令人感到懷念...


66歲的土井九郎在年輕時曾是一位船員,他在1979年和1984年隨著貨船來到台灣,並來到臺北、高雄、台南等地拍下當年台灣人的日常生活,日前他將這些珍貴的照片分享至臉書,讓網友彷彿坐上時光機,一窺古早台灣的景色。

從一張張色彩的老照片裡,可以清楚感受到台灣在這30年出現的各種改變,像是以前的招牌多以手工繪製,而且有一些招牌甚至還出現了寫實插畫,更有趣的是, 文字書寫方式有別於現在,習慣從右寫到左。

土井九郎更拍下了一張街頭水果攤,喚起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同時也讓年輕人感受到當年台灣社會的人文風景。



在30年前,並不像現在一樣人人都有著智慧型手機,因此街頭總會出現公共電話,也因為這樣我們也可以看到台灣人正在打公共電話的畫面。

打開土井九郎的臉書,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舊照片所傳達的台灣故事及溫度,更可以發現貼心的他,還特別在臉書標註這些照片是在哪一年、在哪一地點拍攝,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來欣賞他的作品吧!


▼1984年,電影《A計畫》上映。

為了要觀賞這部由成龍、洪金寶和元彪主演的電影,民眾聚集在電影院外等候買票,而當時的海報還是手繪的呢!
▼1984年,台南國華街「金得春捲」。

直到現在「金得春捲」仍然是台南熱門美食,而且不難發現店面的擺設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1984年,中華商場。

中華商場曾經是紅極一時的大型商場,吸引聚集大批人潮,最後在1992年10月拆除。
▼1979年,高雄鼓山輪渡站。

▼1984年,臺北街角。

.
▼1984年,高雄。

▼1984年,臺北。

▼1984年,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