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為何越來越多?提醒:長期有這4個習慣的人,勸你趁早改掉!

2020-10-03     司馬懿     反饋

近幾年,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資料顯示,全球新發胃癌約一半發生在我國。

"十人九胃病",說明胃病是一種普遍的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胃潰瘍,如果一直不管,時間長了,有可能發生癌變。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2.avif

胃癌為何越來越多?主要有2個方面:

第一,胃癌症狀不明顯

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胃痛、胃脹、反酸、噯氣、消化不良等,與普通胃病症狀相似,容易混淆。所以會耽誤胃癌的最佳治療時機。

第二,胃病患者的不重視

實際上,有胃病不可怕,定期進行複查就行,早發現早治療。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3.avif

就怕那些有胃病的人,他們認為,只要沒有胃疼、胃脹、反酸等不適,沒有影響生活,暫時不必去管。

時間長了,飲食上沒有改變,依舊"我行我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會增加胃部癌變的幾率。

提醒:胃部病變與4件事脫不了干係,勸你趁早改掉

第1件:感染幽門螺桿菌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4.avif

幽門螺桿菌(Hp)是唯一能在胃裡生存的細菌,主要通過"口—口、糞—口"途徑傳播。

人們吃飯時,大多都是很多人一起吃,不用公筷、公勺,若其中一人已確診,就很容易傳染給其他人。

一旦感染了Hp,且出現了噯氣、打嗝、腹脹等症狀,不積極治療,就會增加胃病癌變的幾率。

第2件:菸酒不離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5.avif

吸菸、喝酒,這兩件事,對身體都有很大的損傷。

香菸中的尼古丁、酒中的酒精,都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一級致癌物"。

吸菸時,煙霧會直接通過食管道進入胃部,刺激胃粘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縮、痙攣,從而誘發炎症,增加病變的幾率。

喝酒時,酒精也會直接刺激胃粘膜,促使粘膜細胞發生改變,誘發胃炎。

如果長期大量攝入尼古丁、酒精,就會增加身體患胃癌的幾率。

第3件:三餐不規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6.avif

實際上,胃也有自己的"生物鐘",如果三餐不規律,就會使胃酸分泌不規律,使胃功能紊亂,影響胃粘膜的修復。

當胃裡沒有食物時,若胃酸過多,就會直接損失胃黏膜,誘發炎症。

此外,還有些人喜歡吃夜宵,吃完不久就倒頭入睡,這樣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時間久了會降低胃蠕動功能,還會增加胃潰瘍的發生。

第4件:偏愛吃高鹽食物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7.avif

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口味比較重,就會吃些鹹菜、泡菜等高鹽類食物。

但這類食物,在醃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轉變為亞硝酸銨,具有一定的致癌性,會增加胃癌的發生。

此外,鹽分攝入過多,也會刺激胃粘膜,容易導致胃炎、消化道潰瘍等,同時會減少胃酸分泌,影響消化。

若出現3種表現,別忽視,可能是胃病找上門了!

1, 上腹部疼痛,疼痛比較輕,沒有規律性,甚至吃過東西後,也不能緩解。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045/20457618.avif

2, 沒有食慾,吃過東西後容易出現飽腹感,伴有噯氣。

3, 經常出現噁心、嘔吐、反酸等消化道不適等。

胃病重在養,除了改變不良習慣外,平時也要吃些養胃的食物,如小米、南瓜、花生等,儘量少吃那些刺激性食物,保護好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