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只是太早了,而最終數字領域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但事實上,我們有一個深刻的理由懷疑這種想法是否會實現: 稀缺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
一些粗心的高中經濟學老師可能會告訴你,稀缺性可以創造價值,以此來駁斥舊的實用價值理論。但事實上,創造需求的是實用性和稀缺性的結合——在邊際上,是一種東西的稀缺程度與它的實用程度的關係。
「 價值由供應和需求決定」,這只是一種修辭手法,簡單的限制某物的供應並不是自然的使其有價值,因為需求可能為零——這就是為什麼雖然有些孩子的畫成為著名又昂貴的NFT,但你自己孩子的畫在市場上極不可能獲得任何積極的價格。
但是,即使有大量的需求,人為地限制供應可能根本就不會使價格上漲多少。原因是,供應轉變的效果取決於需求的彈性(投機),讓我們畫個圖。


在這種情況下,需求是完全有彈性的--人們知道他們要為某物支付什麼價格,而且不會多出一分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所賣的東西確實有價值——也許有很多價值!限制供應也不會提高價格,限制供應(也沒人買)根本不會提高價格。相反,你只是賣的東西少了,賺的錢也少了。
現在,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模型,在經濟中沒有實際定價權。我只是用它來說明一個問題。更現實的是,如果公司有市場力量,使他們有一定的能力來選擇賣多少東西和收多少錢嗎?
在這樣的世界裡,公司可以(也確實)人為使他們的產品稀缺,以抬高價格。但這是一個糟糕的結果,它是一種市場失靈,因為它導致經濟生產的東西太少,這就是經濟學家不喜歡壟斷的原因。
現在把這個原則應用到元宇宙。網際網路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為每個人提供了空間——在數字環境中創造更多「空間」的成本非常低,因此人們不會像在現實世界中那樣被限制在他們可以建造的東西上。人為限制人們訪問數字環境的次數,導致價格高於邊際成本。
這要麼是在經濟上愚蠢,要麼是在經濟上低效。在網際網路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以幾乎零的成本進入並創建數字土地——然後人為的使自己的數字土地稀缺只會導致每個人都離開,就像上面推文中Metaverse(元宇宙)產品發生的那樣,如果你對某些數字領域有某種壟斷——例如,如果你有一個大的現有社交網絡,每個人都在使用——你可能通過限制訪問和提高價格來盈利。但這意味著你正在使經濟變得低效,通過對某些東西收費,根據其基本成本結構,應該是免費或幾乎免費的。
現在,這一普遍規律也有一些例外——人們看重的東西,是因為他們決定在一場零和地位的競爭中,把它們作為地位的象徵。我們稱這些為Veblen商品,它們確實存在(真正的勞力士手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能夠將你的NFT或Metaverse屬性,變成人們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富有而決定揮霍的東西,我想這對你更有幫助。
不過,總的來說,稀缺性不會創造價值。限制你自己的產品,直到它像鑽石一樣稀有,不會讓它像鑽石一樣有價值。事實上,它通常只會讓你賠錢。
加密人會考慮很多經濟問題,這很好。但他們往往以鬆散、印象主義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或者根據自己的道德準則進行一廂情願的思考,又或者他們只是誤解了基本的經濟學原理是如何運作的。很多時候,他們認為可以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對別人大喊大叫來迫使這些誤解成為事實。伙計們,事情不是這樣的。